您的位置: 首页 >发展环境>最新动态>详细内容
目录
目录X

工信部:将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和数字化转型,促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

来源: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发布时间:2024/03/29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QQ浏览器截图20240329112454

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、总工程师赵志国3月2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将主要从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等方面努力,促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。

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近期生产、消费、进出口有关数据及政策情况,并答记者问。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、总工程师赵志国在会上表示,将主要从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等3个方面努力,促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。

3方面努力,促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

赵志国介绍,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。当前,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、支撑力。今年1—2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5%,连续3个月加快增长,新动能、新优势不断培育壮大,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下一步,工信部主要从三个方面努力,促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:

一是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首先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。持续推进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,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。第二是巩固提升优势产业。开展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,以优质供给提升产业发展质效。我国在轨道交通装备、通信设备等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,今年1—2月,智能手机、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实现高速增长。第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。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智能网联汽车、航空航天、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,加快北斗产业发展和规模应用。同时,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。今年1月,工信部联合六部门发布了《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加强对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、政策引导,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加快发展未来产业。

二是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。加快推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。今年将开展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。持续优化创新平台网络。按照已经印发的《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》,加快建设现代化中试能力,还要新建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、试验验证平台。打造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。在已有的178家国家高新区、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基础上,今年将启动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,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等工作,推动国家高新区在发展高科技、实现产业化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发挥更大作用。

三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。当前,5G应用在工业领域深入推广,将适度超前建设5G、算力等基础设施,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。同时,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,积极建设智能工厂,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,加快数字技术赋能,促进制造业向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发展。

促进制造业投资持续稳步增长

对当前工业生产的发展情况,赵志国介绍,今年1-2月,工业经济延续去年四季度向好态势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%,实现良好开局。下一步,将持续巩固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,重点抓好稳增长、扩需求、育动能、优环境等几项工作。

在促进制造业投资持续稳步增长方面,赵志国表示,今年以来,各地对制造业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加大,产业升级发展态势明显,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,1—2月份,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.4%,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2.9个百分点。其中,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%,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.1%。

下一步,将以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为着力点,促进制造业投资持续稳定增长,为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、推进新型工业化“添薪助力”。

一是按照国务院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》的部署,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,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,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,以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升级为重点,推动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

二是加快实施制造业“十四五”规划重大工程,全力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,深入开展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,聚焦重点领域,围绕科研攻关、产业化和推广应用等三方面,突破一批标志性装备;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,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通用基础产品和技术,通过“揭榜挂帅”等方式汇聚各方资源,推动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。

三是加快5G、千兆光网、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。

四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的资金投入。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